从深综指看熊市底部

2022-01-10 02:52 已围观
 

沪指已经失真,代表不了整体市场运行态势,股票计入指数不太科学,金融地产权重过大,人为干预痕迹过浓。深综指更能客观反映市场全貌。

识别市场牛熊在A股仍具有重大意义,100家新高,3000家新底,说明绝大多数投资人是亏损的。

市场生态不断进化,海量IPO,居民资产大头被虹吸到房子上,有限的资金只能集中起来,打歼灭战,美其名曰:核心资产,报团取暖。未来的牛市,可能是6成股票带动指数上涨,其余3——4成表现不佳或根本没有表现。你可以把西施东施都领出来,我只要丽质天生。不思进取的业余投资人将慢慢被驱逐出市场。

那些经验不足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的投资人,动辄血脉喷张,牛市来临。检验可信度的一个标准是回顾其过往多轮牛熊判定或往绩,否则,当成空气就好。比如年初的暴力反弹。

一轮牛市的前期一定是静静的,轻轻的,而不是喧嚣的、暴动的,绝大多数人麻木不仁,年初的暴动有悖常识,常识往往不被公众所知。

本人从不轻言,但判定时,牛市就一定来了。珍惜既往的羽毛,再收获一只牛熊判定、把握的圣杯。

大A的牛市是个奢侈品,未可草率。

怀疑大A从此牛市绝迹,倒也不必。称雄宇内的房泡,证明理性在国人脑海中占据的只是一个小的可怜的角落。一人不行,十人,一篇不行,十篇,100点不行,1000点,不行,再来1000点,万千癫狂的群体足以炙烤融化单一理性的个体。试看今日香港废青的丧心病狂。

比不得垄断赌场的港交所、上交所、深交所,为赌客提供通道和助力的投资银行,还是可以分一杯羹,某段时间甚至是一杯大大的羹。真的没有,我潜伏在港股账户之一的一把券商愿意为国人的理性买单,全部哑弹。

天时地利人和,几乎是所有大事件成功的因子。A股诞生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,时间、政策、资金、估值、技术面综合化学反应,方能酿就。

时间

A股熊市持续时间尤其漫长,一般5年之久。为什么?之前牛市炒高的畸形估值需要时间化解,未来牛市的诞生需要充分的时间酝酿和积蓄动能;不具备正常的做空机制,股市生态异化;人为干预明显,高位IPO需要一定的水位与氛围烘托。

深综指熊一调整17个季度。

熊二调整21个季度。

此轮熊市已经18个季度,未见其他因子配合,大概率将调整21个季度,在2020年底三季度见到此轮熊市的终极底部。

政策

目前股市只是一个工具,籍以大规模莫筹资来刺激经济增长。法制建设、生态重构未见明显推进。必须对造假、恶意转移资产、内幕交易、操纵股市等课以重刑,树立二级市场诚信文化、法治基石。

当市场剧烈调整,以致融资质押连锁反应、IPO停滞时,政策的取向将重新回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上来,当然是短中期的。

资金

虽然大部分资金堆砌到了砖头上,但场外还是有钱的。一旦具备盈利效应,资金不请自来。场外资金目前并不认可某些人所谓的低估。

决定股市重心的主流资金是产业资本,他们现在的减持意愿和动作仍处历史高位,只有增持回购大幅度超过减持时,市场的趋势才有可能逆转。

场内资金、外资等在核心资产上抱团取暖,已透支未来数年的价值。近期内部力量松动,抱团势将瓦解。忽视安全边际的投资就是带上价值投资的帽子进行赌博。再硬的资产也是有价的。

估值

从历史百分位来看,当前估值却是不贵。深综指2.32倍的市净率相较于之前两次熊市底部1.8——2倍的估值高了14--28%。二度赤水、甚至三度,回测去年底的2倍估值,是有可能的。

技术面

基础不牢、地动山摇。所有A股的底部都经过低水位的长时间整理,场外大鳄吃饱喝足了,才有动力好好干活。此前6个月的横盘位置不太理想、基础不甚扎实。要是回到1400点一线整理2个季度或者更长,就非常理想了。

各大指数分裂。50、100、300强,中小创、500次之,1000弱。一轮牛市的展开,各大指数应基本同步、合力扬升。

当所有的屁股都坐到了一条板凳上,好戏也就开锣了。预判只是预判,仍需跟市演绎。

 
标签: 综指   熊市   底部  

关注我们